清晨的阳光洒在渔塘社区第26网格,几名义工拿着扫帚帮五保户董世全打扫屋子;午后来到患病瘫痪在床的低保户田仁树家中,送上牛奶、大米、食用油等物资;下午,志愿者们又走进老党员周远清家里,递上党报党刊……这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日常剪影。这支由162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通过12支特色小分队将温暖送到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渔塘社区辖26个网格,辖区常住人口7233户25316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社区。辖区内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较大。
2019年3月,渔塘社区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主要力量来源于辖区党员、居民、大学毕业生、离退休干部、复员转业军人和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职工。志愿者人数最初有36人7个志愿小分队。
“最初搞活动就是扫扫地、看看老人,很难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正元回忆道,刚成立的志愿服务队常常面临“需求多样却服务单一”的困境。如何破局,陈正元挖空了心思。扩大队伍是基础,提高志愿服务能力是核心。“按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者带家人、朋友,动员特殊人才如医护人员、企业家等人群加入志愿服务。”陈正元说。
随着“1+N”、人才引进、“星级评定”制度等举措的实施,汉葭街道石嘴社区陈明萍,退休干部任永珍、彭正权,海上工作人员陈定金等加入志愿者队伍。现在,渔塘社区志愿者人数增加到162人,按照“党支部+网格+志愿者”模式,组建“小喇叭”“好邻居”“好帮手”“好家风”“送文化”“送健康”“路畅通”等12支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预约服务和网格员零距离服务。
“需要理发服务?网格群里下单,志愿者上门!”“送医送药?网格群里下单!”这是渔塘社区创新推出的“点单式”志愿服务模式。“点单-派单-接单-清单”,是服务的整个流程。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向网格员“点单”,每个志愿者小分队联系1-3个网格汇总下单信息,JN江南登录交给社区新时代文明服务站“接单”,再根据居民需求精准“派单”给相应分队,最后完成服务“清单”。
群众需求与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不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效率,更让爱心帮扶“量身定制”,赢得居民纷纷点赞。
陈正元介绍,12支小分队服务内容有助老、助残、儿童关爱、家电维修、普法宣传等,几乎涵盖了基层治理服务板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小分队的身影,激励大家共同走进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据统计,2024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2次,参与志愿者324人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1次。2025年,已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次,参与志愿者上百人次。
陈正元说:“在志愿服务中,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铭记,社区推出‘星星计划’——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志愿者即可获得一颗象征感谢与荣誉的‘星星’,它不仅是对奉献的认可,更承载着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串联起志愿者的爱心足迹。”
居民何某游患病撒手人寰,两个孩子一个小学一个初中,每个节日,12支小分队轮流上门送慰问;田仁树,户籍黄家镇,住在渔塘社区26网格,腰椎受损,瘫痪在床多年,“送医送药”小分队队员轮流上门问诊……渔塘社区志愿服务台账上清楚地记录着每一次服务,标明着志愿者的服务次数。
说起这些年12支志愿者小分队做出的成绩,陈正元摆摆手,“太多了完全记不住。”如今,12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组织的各项服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急事,搭建起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枫景”,让社区群众感受了一份别致的温暖。
陈正元表示,下一步,渔塘社区将进一步引导更多的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发挥各志愿者小分队的特色与优势,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健康义诊、免费体检等便民、助民活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形式、全时段的志愿服务,打造群众心目中最信任的“暖心社区”。(冉立)
张林葱巡查牛舍。受访者供图 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有一位“不务正业”的养牛倌张林葱,养殖场里有两匹马、两匹骆驼,据说之前还有一只鸵鸟…… “那都是在内蒙古挑牛的时候顺便带回来的。…
重庆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现场宣传活动暨“健康集市”主题活动现场。重庆市卫健委供图 人民网重庆4月15日电 (陈琦)健康公园打卡、健康脱口秀、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义诊……4月15日,重庆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在南岸区启动,这也是重庆举办的首场市级健康集市,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重庆首家渝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重庆市律师协会供图 人民网重庆4月15日电 4月15日,在重庆市司法局的指导下,由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与香港周卓立陈启球陈一理律师事务所共同出资设立的重庆首家渝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志和智周卓立陈启球(重庆)联营律师事务所”正式揭牌成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