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里青年升起无人机记录旅途风景,山区农民也把无人机飞上了天。最前沿的技术跟最古老的产业,正发生许多出人意料的结合。在湖北秭归,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秭归地处湖北西部,长江沿岸,是屈原故里,也是“中国脐橙之乡”。当地司机师傅说,眼下最火的产品之一是果冻橙,皮薄,吃的时候不用剥,可以插上吸管直接吸。
据秭归政府方面介绍,当地脐橙果树的种植面积有4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这给人们带来了比较好的收入,但一些小城的普遍困境也困扰了这里。比如农村青壮年外流、人口老龄化加剧,就让脐橙产业遇阻,同时加重了果农的生活负担。
2016年是秭归解决这些问题的转折点。这种转折,正是由农业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实现的。
在我们多数人印象里,无人机是一种成年人的玩具。它让我们有了更高更广的视野,去看山川万物的壮丽景象,更完整地记录旅行和生活。但对农民来说,无人机意味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其价值不在记录生活,而在改变和创造生活。
香溪河是长江支流,水面宽度接近1公里。大疆T100吊上一筐重85公斤的橙子,从河流一侧快速飞到另一侧的山上,耗时只略超1分钟。
望家新,人称秭归浩哥,也有人叫他Tony哥。跟大部分农村青年一样,望家新对生活的安排也是先到大城市打工。他在深圳做了几年美发,后来父母上了年纪,又回到秭归发展。
从深圳回到湖北县城,收入少了,心态自然也有落差。望家新琢磨起新的机会。有一天他刷到无人机在山间喷洒农药的抖音视频,心想,这可能是一个趋势。
秭归是四季都产鲜橙,但果园在山间,打药防虫、采摘运输,每个环节都费心费力。而无人机正好可以帮忙。加上政府支持返乡创业,望家新决定不做Tony,转身干起无人机生意。Tony哥便成了浩哥。
他先做植保,用无人机给果树打药。然后又尝试吊运,用无人机给果农运送橙子。
秭归的果园防护,一年平均打药5次。以往农户请人帮忙打药,一个人一天只能打2亩地。要是用无人机,一人一天就可以搞定100亩到150亩。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纷纷外出,即便想请人,村里也请不到了。这便成了望家新的机会。
吊运则是农业无人机新的应用场景。2023年底,秭归飞手们尝试用无人机吊运东西。到今年春天,吊运火起来了。
以前为了把橙子运下山,秭归农民靠人背,或是靠在山间架小火车运。前者太辛苦、低效,后者在铺设轨道上有很多限制。不仅投入成本大,JN江南入口遇到在坡度太陡的山地,还不能铺装。
据介绍,人工背运橙子大概2毛一斤,现在用无人机吊运,果农每斤能省5分钱。另外照当地惯例,果农请人摘、运橙子,要提供餐食。比如摘2万斤橙子,纯人工操作,需要7个人摘,9个人背。用无人机,运输上只需要一个地勤加一个飞手。在餐食上,也让果农省钱省事。
于是,无人机吊运开始成为果农的首选。像望家新这样的新农人,便有了更多收入。
最多的时候,望家新一天吊运3万多斤,收入相当于做美发时半个月的工资。一年下来,可以挣20多万。这是远高于村里同龄人的收入水平,足以抵消从深圳返乡时的心理落差。
村里的返乡青年常被视为失败者,因为这表示他们无法争取到城里的好工作。但现在秭归一些80后、90后开始主动回到村里,因为他们看到,回来也有机会过上好的生活。
无论是果农借助无人机辅助生产,还是新农人靠无人机致富,背后反映的,都是农村生产力的演进。而农业机械是农村生产力最直接的体现。只不过以前农民最关注的是拖拉机、收割机,现在无人机成了明星单品。
但农业无人机不是忽然崛起的。在引起较多关注前,这个物种已经悄然进化了十多年。
2012年,大疆发布了全球首款航拍一体机“精灵”Phantom 1,把消费级无人机带入新时代。少有人留意的是,大疆也在那一年探索起农业。
据了解,当时一些无人机组装厂跟大疆购买核心零部件,在沟通过程中谈到了农业的特殊需求。而大疆发现,组装厂不能解决农户问题,反倒是自己动手,有可能更快拿出合适的产品,之后便投身于农业无人机的整机研发。
三年后,大疆农业事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大疆农业植保机MG-1诞生。这是由大疆推出的第一款一体化、智能化的农业无人机整机产品,主要用来喷洒农药。其采用八轴动力系统,标准载荷10公斤,每小时作业量是40亩到60亩,相当于人工效率的40倍到60倍。
值得一提的是,大疆农机团队也是从那时起,梳理了建设全国售后维修体系的发展思路,给后续农业产品的推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之后,大疆不断迭代,把消费级无人机上的图传、飞控、定位等各种技术迁移过来,并且借助毫米波雷达技术,一举解决了复杂农田环境下的飞行安全问题,让农业无人机的普及大大加速。
到了2021年,大疆发布T40,更是把有源相控阵雷达普及应用到了农业上,促成了农业无人机感知能力的质的进化。
要知道,这是一种此前只出现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技术,相比传统雷达,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探测。在大疆的测试里,往空中拉一根0.5毫米直径的漆包线米外就能监测到,然后实现安全刹车。
而就在上个月,大疆一口气发布T100、T70系列三款农业无人飞机,其中旗舰级的T100不仅首次搭载AI、AR功能,据称还集成了许多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成了“真正的空中机器人”。
总的来说,农业无人机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甚至在价格上还有下探趋势,于是用途也越来越广。除了农田上空,它们还出现在在林、牧、渔等越来越多的农业场景。
在东北,人们用无人机给红松林防治病虫害。在西南,人们用无人机护卫茶园。它们可以播种小麦,也可以养护榴莲。
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3)显示,我国每年植保面积在75亿亩次左右,而截至今年10月底,大疆农业无人机单年作业达到25亿亩次,占到我国总植保面积的三分之一。另外据大疆农业市场部负责人沈晓君介绍,在新疆、黑龙江、江苏等部分区域,95%的作物都已经在用农业无人机进行全流程的植保管理。
在探索农业十二年后,大疆拿下了农业无人机大半江山。虽然关于这方面的市场份额没有明确数据,不过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显示,2023年,植保无人机共补贴35631台,其中大疆占比约8成。从全球视角来看,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已经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40万台。
发达国家往往有发达农业,发达农业需要发达科技。我们还需要更多“聪明”的农业无人机。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衡量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的指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曾在一篇文章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通常在80%左右。而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3.2%,还有不小差距。
“低空经济”是今年热度最高的经济概念之一。3月,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在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殷时军看来,农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中发展成熟度最高的领域,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据赛迪顾问报告,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包括农业无人机在内的工业级无人机占比超过六成。
大疆方面的专家判断,至少未来的三到五年,农业无人机都会实现稳定发展。一方面,随着持续地土地流转整合,无人机植保需求仍会增加。另一方面,应用场景的拓展,比如林业防护、渔业投饵,会进一步打开农业无人机的增长空间。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农业无人机的潜能,相当程度上是被农民自己先开发出来的。
回到农业无人机的演进历程。最初,大疆把这类产品叫做“植保无人机”,用于农林植物的保护作业。到了2019年,他们发现黑龙江和江苏的农民把无人机拿去播撒肥料,才意识到了无人机还可以干点别的,于是针对性地研发了撒肥结构。
而在大疆最近推出适合吊运的T100和T70前,农民已经在用无人机给自己吊运东西了。
所以,农业无人机的发展史既是它帮农民增收的历史,也是它被农民赋予更大潜力的历史。在这个视角上,数亿农民本身就是推动农业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推力。
概括起来,我国的农业无人机不缺技术,以大疆为首的行业玩家有丰厚的技术沉淀;不缺政策,在低空经济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农业无人机会得到更充分的政策支持。最大的缺口,其实是人才。
再回到秭归。当地人介绍,2023年,秭归的飞手只有几十个,今年一下子涨到了1000多个。这正是农机无人机需求的一个缩影。
据大疆方面数据,至今有6000名农业无人机教员和40万农业无人机飞手通过了它的培训,也映照出人们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理想图景中,科技应该平权。但现实经验往往遵循马太效应,原本更富裕的城市会更早地掌握先进科技,然后用更强大的生产力,来构建更好的生活。农业无人机成了一个少有的例子,让农村在科技层面领先一步。
从这个意义出发,农业无人机不只是重塑了农业和农村,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JN江南入口当秭归的故事复现在其他地方,当更多无人机飞翔于田间山野,受益者除了农民,还有我们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