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部分美发店基本已经到了“进店不办一张高价会员卡,就难以出来”的程度,且剪后常令人懊悔。因此,不少顾客转向日韩美容业。
日本recruit旗下机构9月调查936名访日游客,50.2%欲体验日本美容美甲,80.1%特指剪发,因其干净、技术高、可信。57%预算在5000至2万日元(243-972元)。中国游客虽无精确统计,但前十月超580万人次居首,日本理发店纷纷配备中文助手,瞄准中国客源。
今年7月底,计划日本大学毕业旅行的小吴,在母亲的建议下,将日本美发加入行程。这亦是小红书#日本旅游攻略#中的热门体验。
经多番研究,小吴选定东京银座的一家连锁沙龙,预约显示:初体验套餐(洗剪吹+染发+深度护理)仅需480元。
与国内的喧嚣不同,这家沙龙宁静而温馨,中文翻译热情接待,全女性发型师轻声细语,无推销,小吴深感细致服务带来的愉悦。
离开时,小吴觉得“秀发焕发新生”,托尼姐姐亲自送她上车,两人还互换了联系方式。
作为浅发色爱好者,小吴大学四年频繁换色,与理发师斗智斗勇。一次,她要求剪短并复制小红书上的八字刘海,理发师自信满满,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吴觉得,与理发师的沟通如同隔海相望。
同样,交换生小江在韩国首尔体验了“三件套”:剪发、化妆、拍证件照,全程超6小时,费用仅500元人民币左右。
北京上班族李哲指出,中国游客赴日理发热潮早在2018-2019年就兴起过,如今随着中国游客从物质消费转向生活体验游,日本理发再次受到青睐。JN江南网址他对比中日理发业,认为日本理发店氛围轻松,顾客可安心享受服务;而在国内,常需应对推销办卡,高价发型却常不尽人意。他个人在北京某理发店经历,更让他深感国内理发行业的推销压力与服务质量之差。
图 能不能在理发时安心阅读,是考验环境放松感的基准之一,photo by Jun Nakagawa
另一次,李哲在二楼某北造型护肤部遭遇推销办卡,光着上半身时,疑似主管两次闯入游说。他感叹:“每次进店都像打攻防战。”
一位在北京经营日式美发店的日本女老板总结,日本理发因技术高超和服务细致受中国人欢迎,而中国理发店则热衷推销会员卡和高价商品,顾客难以放松享受。
从消费者视角审视,中国美容业的问题根源在于理发师(Tony哥)的培养与生存模式出现偏差。
美发行业在头衔包装上堪称一绝,诸如设计顾问、设计督导、设计大师等头衔琳琅满目,虽不直接反映技术水平,却与价格紧密相连。资深发型师小靖透露,这不过是行业内的自我包装手段,评判剪发水平,价格比头衔更直接。
在小靖的发型店,价格从129元的高级设计师(新手)到888元的艺术总监不等,专人服务更是高达千元以上,业内顶尖可达6000多元一次。相比之下,韩国发型师头衔简单,等级划分不超三级,价格差异不大;而日本东京银座热门沙龙,发型师仅分“造型师”和“高级造型师”,价格不依等级,宣传简洁,部分店铺甚至不指定发型师,价格差异有限。
小靖指出,美发行业成本不高,技术才是最昂贵的成本。在国内,年轻学徒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通常只能从洗发助理做起,工资微薄,技术培训昂贵,晋升路径模糊,需自行观察学习。技术提升后,仍需面对收入与头衔等级挂钩的现实,考核不仅限于技术,还包括行为举止、为人处事及推销能力。
中国理发师是技术与销售结合的产物,需迅速识别客户背景,巧妙开启对话,将其转化为熟客,引导消费高价项目。店内业绩PK加剧了员工间的竞争,只有将新客转化为熟客,理发师才能维持稳定收入。
传统店铺与健身房类似,常通过提前收取大量资金来回笼成本,支撑日常运营。据《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门店租金、人工、水电及物料费等经营成本是美容店面临的主要挑战,JN江南网址半数以上商户的经营成本占营收的40%~50%,三成商户甚至高达70%。这些压力转嫁到顾客身上,导致他们不仅要应对店员推销,还需承受价格上涨。
二十世纪后期,韩国美发行业借汉城奥运会东风实现飞跃,店面数量激增,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美发业亦迎来春天,连锁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3年前,中国理发行业从业者尚不足百万,但2004至2008年间,人数迅速攀升至六百万,各式理发店如“xx剪艺”、“xx造型”等遍地开花,吸引了众多怀揣技术梦想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恰在此时,中国理发业经历从传统手工业向资本型转变的关键节点,储值卡风潮从台湾席卷大陆,美发师们惊喜地发现,通过售卖储值卡,一天的收入即可轻松过万,远超以往单次剪发的微薄收入。
于是,中国理发店的经营模式逐渐演变为:以高昂会员充值卡吸引顾客,推动高价格洗剪吹消费,并持续鼓励顾客高额充值。这一模式赋予了这个小而分散、融资困难、无上市公司诞生的行业以强大的融资能力,美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板们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新店频开,装修奢华,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充值2000享6折,充值5000更优惠”。
美发师投入手艺的时间渐减,而花在营销策略上的时间日增。每个从业者都憧憬着通过办卡实现财富梦想,若未达成,便归因于办卡数量不足。
从业二十余载的李叔,对当年的推销话术记忆犹新。通过观察顾客的外貌、衣着和举止,判断其薪资水平、社会阶层及消费能力,从而精准推销,此乃“望闻问切”之精髓。
“顾客背着两万多的包进店,你就该考虑推荐上千元的烫发服务,两千元也属正常。开着百万豪车来的顾客,怎会满足于二十多元的剪发?”
随着话术与办卡思维的广泛传播,理发店纷纷效仿,从单一老板经营转变为股份制经营。推销办卡成功后,卡金存入老板与股东账户,技术高超的发型师可获得更多股份,成为连锁店吸引高端人才的新策略。“这笔钱已不属于老板,顾客难以追回。”
理发行业在资本的吹拂下,传统市场模式被颠覆,利益与风险如潮水般涌向投资者。大额储值卡成为连锁店的“移动银行”,卡金如同蓄水,老板用其扩张店面,如梯田般层层递进,消费者的资金在循环中滋养着整个连锁网络。
连锁办卡模式加剧了竞争恶性循环。“同行皆办卡,你若不办,客源将被办卡店‘吸’走。不办卡,难以树立品牌,无法成就连锁。”
当发型师们更关注办卡业绩而非技艺提升,顾客满意度骤降,客源迅速流失,业务不达标则客源干涸。连锁店倒闭时,常遗留下数百万顾客欠款,责任人消失后,这笔钱便石沉大海。美发业因此信誉受损,成为投诉重灾区,储值卡从便利工具变成了顾客心中的阴影。
“储值卡初衷良好,旨在绑定长期顾客,给予优惠,但后来偏离轨道,让人闻之色变。”李叔感慨道。
老师傅隐退,手艺人时代落幕,理发业在资本驱动下,“剃头师傅”变身“总监老师”,形象浮夸。为吸引客源,理发店利用“发型变装”短视频营销,但视频中惊艳的变身效果多由精心挑选的模特呈现,顾客实地体验常大失所望。
从“剃头师傅”到“网红托尼”,身份变换中,手艺的本质不应改变。理发师晓华在直播中坦言,无论多火,终归要回归剪发。美发行业需思考如何公平分配市场蛋糕,更需回归手艺为本的初心。
相比之下,日韩理发市场更为成熟,日本网络上充斥着如何经营好理发店的讨论,焦点在于满足顾客需求,创造回头客的服务环境,而非办卡生存之道。中国理发美发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亟需找回行业的初心。